设为主页 | 加入收藏 | 繁體中文
1 2 3 4 5
书画新闻
书画新闻
行业新闻
画院公告
联系我们
更多

lxfs.png

书画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 > 书画新闻 > 书画新闻
把书画作品卖给“第三者”
发布者:南方翰林书画院    发布时间:2016-08-27 09:07:00   阅读:

站在宏观的视野上,可以看到从书画家手里接过棒槌的买家,未必就是这些作品的很后归宿。书画市场与其他的消费品市场相比,很大的差异就在这里。比如,购买电冰箱、洗衣机、空调等家电产品,直接的目的就是为了用。一般情况下,就是用到不能再用为止。有时候作为二手电器处理,或者是遇到商家优惠“以旧换新”,那也是为了用。书画作品则不同,纯粹为了欣赏,仅仅是一部分书画买家,或者是书画买家的一部分需求。书画作品在欣赏之外,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“卖”。市场利益的驱动,不断转手,不断参与买卖交易的过程。这在书画作品的买家们看来,其实早就是司空见惯的事情。有人比喻说,书画作品一旦进入市场,就是在玩击鼓传花。不断被炒作,不断递给下一棒,谁也不愿意拿“天花棒”。尤其是名家字画,一旦被炒作到有价无市的地步,除非持棒者“不差钱”,否则无异于就是一种煎熬。即便不是为了卖而买的书画作品,常常也是难逃一卖。套用某个广告词,万千期待,一卖了之。

书画市场不同于其他消费品市场的差异还在于,书画作品不是紧急品,也不是必需品。也许书画家们很不爱听的观点就是,买那些劳什子干啥?饥不可食,寒不可衣。尽管也有声音说,可以风雅,可以装饰。作为买家,也还是更为期望这些作品能够坐地升值。相信大部分买家在向朋友介绍自家墙上的书画作品时,总是更愿意描述“买价多少”、“市场价多少”并满怀希望地把头仰起45度角以上。纯艺术地谈论书画,常常不接地气。这也许是书画家们不愿意面对的事实,其实,它就是事实。

长期以来,有五种常见的心态笼罩着书画家的心理。种是“理想型”,只要有人来买,书画家就像嫁女儿一样,以为作品终于找到了归宿。第二种是“浪漫型”,静态地、单一地理解了把买家的动机。第三种是“现实型”,随遇而安,只要能卖掉,不倒贴,挣一笔是一笔。第四种是“绑架型”,买画送字,买大送小,买一送一。第五种是“流水型”,俗称“走量”,把自己扮演成批发商,把单价压到很低,追求薄利多销,只要钱包鼓起来,哪怕消耗千军万马。

 








上一篇: 两岸书画名家台北办兰亭展
下一篇: 书画人生献公益 大爱仁者张文敏